李永志(1953~1966年),汉族,乌兰浩特市人。
幼年丧父,与母亲相依为命。母子俩靠民政补助生活,上学后一直享受免费待遇。党和国家对他母子的关怀,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。他生前是乌兰浩特实验小学(现胜利一小)学生。人们在他的一个练习本的封面上发现用钢笔端端正正写的一幅对联:“毛主席恩深似海”、“共产党情重如山”横批是:“永远向前”。他很小就知道勤俭节约,学会自己补衣服,从不买零食吃,有时妈妈给他几分钱,他都存起来买书。所用的铅笔使到捏不住时,就给它戴上顶铅笔“帽儿”,直到使得一点不剩为止。使用的练习本,正面用完用反面,然后再用钢笔写一遍,有的还用来再写一遍毛笔字。他最爱唱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,最爱读青年英雄的故事书。下乡参加支农劳动时,给社员家扫院子、抬水、烧火、采野菜喂猪……。在学校冬天起早赶到班级点炉子;在社会上,经常帮助老大爷推车,帮老大娘拿包袱、背米……。做了许多好事,但从未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讲过。他读过几十本书,特别是在《纪念白求恩》、《为人民服务》两篇文章的合订本上,将精辟的语句,划了又划,圈了又圈。
1966年8月28日下午,他和几个小伙伴捡柴禾归来,路过乌兰浩特南大桥,相约下河游泳。当他们游得正欢的时候,从下游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。他立即跑到出事地点,见有人在河水中挣扎,便毫不犹豫地跳进深水中,紧紧搂住被救者的腰,经过几分钟的拼搏,勉强游到岸边,被救者是东方红小学三年级学生屈××。他上岸后,准备坐下来休息一会儿,刚要穿裤子,再次听到紧急的呼救声,往河心一看,发现第四中学一年级学生王××被一个湍急的漩窝吞没,于是又急忙甩掉手中的裤子,二话没说又要下河救人。这时,在一旁的一位同学关切地说:“李永志,你太累了,下去太危险!”可是他坚定地回答:“我就是死也得去……”话音未落,一纵身又跳入河中。在深水急流中,费了好大功夫才抓到王××,他用尽全身力气把王××举出水面,由于水流太急,加上他已精疲力尽,两人马上又被急流吞没。滚滚的河水冲击着他俩顺流而下,然而他仍然顽强地用手推举着王××。王××抓住了河中心小土丘上的柳条得救了,可是李永志却一直被冲到一百多米外水浅的地方,才被同学们捞上来。驻军某部的救护车闻讯赶到现场,军医虽全力抢救,但没有奏效。牺牲时,年仅14岁。
李永志牺牲后,共青团科右前旗委员会追认他为“优秀少先队员”,并为他立了纪念碑。中共科右前旗委员会、旗贫下中农协会、旗总工会、旗妇联、团旗委分别发出通知,号召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、干部、工人、社员、妇女、青少年向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红色少年李永志学习。
为纪念少年英雄李永志,1966年,乌兰浩特政府决定:将乌兰浩特实验小学命名为“永志小学”。